强积金制度的设立是为就业人士的退休生活作储蓄,是计划成员退休生活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是香港退休保障制度中重要的部分
强积金制度在2000年12月开始实施。早在1995年,香港就制定了《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强积金条例》),有关附属法例则于1998、1999和2000年通过
为确保计划成员的强积金获得充分保障,所有强积金计划均由强积金受托人管理。强积金受托人负责委任投资经理及其他服务提供者以确保他们遵守所有强积金规定、标准和指引
所有强积金受托人须定期向积金局呈交各类申报表、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报告,让积金局可持续及充分监管强积金受托人
香港强积金计划的收费标准
1、收费种类
基金管理费:这是强积金计划最主要的收费项目之一。基金管理费是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用于管理基金资产的费用。这些费用用于基金经理的薪酬、研究投资策略、资产配置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基金类型和基金管理公司收费差异较大。例如,股票基金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涉及更多的市场研究和交易操作,其管理费可能会高于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一般来说,强积金基金管理费每年可能在 0.3% - 2% 左右,但具体数值因基金而异。
行政费:行政费主要用于支付强积金计划受托人处理账户事务的成本,包括记录成员账户、处理供款和权益转移、提供客户服务等工作。这部分费用可能每年在 0.1% - 0.5% 左右,不过不同受托人收费也会有所不同。
其他费用:
保管人费用:保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确保资产的安全。这些费用会转嫁给强积金计划成员,不过通常占比较小。
投资管理费(除基金管理费外):有些基金可能会有额外的投资管理相关费用,比如投资顾问费等,用于获取专业的投资建议和服务。
2、收费模式
按资产净值比例收费:这是最常见的收费模式。例如,某强积金基金的总资产净值为 1 亿港元,基金管理费为 1%,那么每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就是 100 万港元(1 亿港元 ×1%)。这种收费模式意味着基金资产规模越大,收取的费用绝对值越高。
固定收费与按比例收费相结合:有些强积金计划可能会有一个固定的收费部分,再加上按资产净值比例收取的费用。比如,每月有一个固定的行政费 10 港元,再加上按基金资产净值 0.5% 收取的基金管理费。
3、影响收费的因素
基金类型:如前面所述,股票型基金通常比债券型基金或保证基金收费高。因为股票投资需要更多的研究、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
投资策略的复杂程度:一些采用复杂投资策略,如对冲基金策略或量化投资策略的强积金基金,由于需要更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和复杂的技术支持,收费相对较高。
基金规模:一般来说,大型基金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在费用分摊后可能收费相对较低。而小型基金可能需要收取较高的费用来覆盖运营成本。
4、监管与透明度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对强积金计划的收费进行监管。积金局要求受托人必须清晰地向计划成员披露收费详情,包括各种收费的项目、金额和计算方式等。成员在加入强积金计划前可以通过受托人提供的资料(如收费一览表)或者在积金局网站查询相关信息,以便比较不同计划的收费情况。